3.1.1 目标: 消除对驾驶员手部的过度冷却和不舒适感。 使气流指向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的头部、肩部和胸部。 帮助气流达到后排座位,以改善后排座位的舒适性。
通过恰当地布置空调出风口,能够提供的好处是更大HVAC模块或更大压缩机动力所无法实现的。好的位置是对HVAC模块制冷能力的必要补充。
3.1.2 驾驶侧 – 出风口高度要求:
把第50百分位的双手放在方向盘上9点和3点的位置,可感觉到气流的锥体区域(一个22°夹角的3D锥体)沿着手的表面移动并保持相切,这样在IP表面创建一条线。驾驶侧的空调主出风口的中心线必须位于这条线的上侧和外侧(对于左手出风口,是仪表板的靠外侧;对于右手出风口,是仪表板的靠内侧)。
一个11° 夹角的3D锥体(最快、最冷的气流区域,占出风量的50%)沿着高于手的方向盘轮缘部分移动并保持相切,这样在IP表面创建一条线。空调出风口的中心线还要位于这条线的上侧和外侧。见图1和图2。(在侧视图中,锥体中心线与眼椭球的下侧相切;在水平视图中,锥体的中心位于同侧眼椭球的中心点上。)
如果出风口位置不能满足上述高度要求,应该设置后排空调出风口。
3.1.3 乘客侧 – IP上空调出风口高度要求: 把一个22° 夹角的气流锥体水平放置,并使其与第95百分位的膝盖轮廓相切。该锥体与仪表板相交成一点,乘客侧出风口的中心不可低于该点(基于前排乘客的需求)。见图
使一个11° 夹角的气流锥体的下侧与后排座位“T” 点(头部轮廓中心点)相交,同时使它与前排座位第95百分位的躯干线相切。乘客侧出风口的中心不可低于该锥体与仪表板的交点(基于后排乘客的需求)。见图4如果出风口位置不满足上述高度要求,应该设置后排座位空调出风口。
后排出风口应该设置在足够的高度,使得从出风口孔洞发射的一个22°气流锥与第95百分位的膝盖线相切,并且它的中心线与“T” 点相交。从最小气流约束位置开始,出风口旋转到气流直指脸部(气流的中心线击中鼻子)最大不应超过15度,旋转到气流直指大腿前部最大不应超过30度。见图5。
3.2 出风口的指向
3.2.1 出风口气流指向
最小上下调节要求: 允许气流超过第95百分位乘员的肩部。 实现气流可调节,能够吹到第95百分位乘员的大腿前部。 如果向上完全旋转的位置与向下完全旋转的位置之间夹角过大,出风口必须满足上述第一个要求,同时必须增加一个大腿制冷装置(补充出风口)以实现第二点要求。出风口的全部开启面积应该大概为空调模块气流面积的75-80% ,以保证足够的出风口气流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