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叫车身结构设计?
以车身造型设计为基础进行车身强度设计和功能设计,以期最终找到合理的车身结构型式的设计过程的统称,其设计质量的优劣关系到车身内外造型能否顺利实现和车身各种功能
是否能正常发挥。
2.什么叫白车身,它与车身总成是否相同?一个典型的轿车白车身包括哪些具体的部件?
白车身是指完成焊接但未涂装之前的车身,不包括车门、引擎盖等运动件。
3.车身的承载类型有哪些?分别说明其优缺点及主要使用在哪些类型车上。
非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有一刚性车架,又称底盘大梁架。在非承载式车身中发动机、传动系统的一部分、车身等总成部件都是用悬架装置固定在车架上,车架通过前后悬架装置与车轮联接。非承载式车身比较笨重,质量大,高度高,一般用在货车、客车和越野车上,也有部分高级轿车使用,因为它具有较好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半承载式车身:介于非承载式车身和承载式车身之间的车身结构。它的车身本体与底架用焊接或螺栓刚性连接,加强了部分车身底架而起到一部分车架的作用。是一种过度型结构,其车架的强度和刚度低于承载式车身,现在已经很少采用。
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没有刚性车架,只是加强了车头、侧围、 车尾、底板等部位,发动机、前后悬架、传动系统的一部 分等总成部件装配在车身上设计要求的位置,车身负载通 过悬架装置传给车轮。承载式车身除了其固有的乘载功能 外,还要直接承受各种负荷力的作用。承载式车身不论在 安全性还是在稳定性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它具有质量小、 高度低、装配容易等优点。大部分的轿车和高档商务车都 采用了这种车身结构,例如我国生产的一汽奥迪、上海大 众、江铃全顺等均是承载车身。
4.画出车身传统设计方法的流程,说明其特点。
传统的汽车车身设计方法的整个过程是基于手工设计完成的。分为初步设计与技术设计两个阶段。其特点是整个过程是通过实物、模型、图纸、样板等来传递信息,至少进行1:5油泥模型、全尺寸油泥模型和样车制作等阶段; 还要进行1:5油泥模型、1:1全尺寸油泥模型、实车三次风洞试验; 还要进行车身原始数据保留的车身主图板、车身主模型制作。
5.正向设计与逆向设计最主要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正向设计是产品设计过程中“从无到有”的过程逆向设计 是一个从有到无的过程
6.解释以下几个车身设计过程中的简称。
APQP: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的基本原则
SWOT: 企业战略分析方法
NVH: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
VPD:虚拟产品开发
C3P:CAD,CAE,CAM,PDM的简称
7.客车造型的两大流派及其特点是什么?
意大利型:直线方基调
特点:适应城市高层盒子形建筑,改正以往造型大圆角的肥胖臃肿感。
优点:增大了车内空间,视野好,蒙皮和骨架成形简单,模具制造容易,便于换型。符合艺术造型统一效果的规律——简练。意大利风格的造型曾一度风行欧洲、日本。
9.轿车底盘常见3种布置方式及其优缺点。
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 (FR传统式):有利于室内布置,可以提高操纵稳定性以及行驶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但是由于存在传动轴,地板中部出现凸包,踏板布置位置和整车高度的降低及质量的减轻受到影响,不适合小型轿车和紧凑型车的车身布置。
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FF):取消了传动轴,可以降低地板和整车高度,便于车室内部布置,有利于轻量化与降低风阻(一般采用横置式发动机)。
后置发动机后轮驱动 (RR):前悬短,后悬长,后轴负荷大,使操纵稳定性变坏(易发飘),且振动、噪声大。
10.地板平面高度H取决于哪些参数?
取决于车轮半径,后桥壳高度,包括悬架动扰度,缓冲压块附加扰度与地板厚度在内的C值。
11.什么是设计最前H点,设计H点,最后H点,实际H点
设计H点:三维H点装置的躯干和大腿的旋转中心,模拟人体躯干和大腿的铰接中心,用于实际H点的确定。
12.什么是设计硬点?
设计硬点英美称为HARDPOINT,是总布置设计过程中,为保证零部件之间的协调和装配关系,及造型风格要求所确定的控制点(或坐标),控制线,控制面及控制结构的总称。
16.什么叫附层面?它有什么特点?
附在运动物体表面一层很薄的空气的流动情况与外层空气不同。在附面层内的空气流动存在速度梯度,空气的粘性不可忽略。
19.风压中心位于质心前好还是后好,为什么?
后好,横摆力矩使汽车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削弱侧向风力作用,使汽车趋于稳定
20.封闭式回路式风动和直流式风动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21.非承载式和承载式车身结构设计中分别应考虑哪些技术问题?
非承载式车身结构设计中应考虑的技术问题:车前钣金件应能有效的吸收撞击能量,提高碰撞时的安全性。车身前部结构应具有一定的刚性,以减小钣金件的振动和噪声。
承载式:
承载式车身的前部结构具有较强的刚度和强度车身前部结构两侧的纵向承载单元由前翼子板支架,挡泥板,悬架支座,前纵梁,轮罩等构件焊接组成已广泛使用防腐蚀性能好的表面处理钢板(镀锌钢板)。另外,从轻量化的角度出发,高强度钢板也较普遍的使用在承载构件上。
22.前围结构的功能要求有哪些?
确保车身扭转刚度;
提高撞车安全性,并控制座舱前壁和转向柱在撞车后的向后位移量;构成发动机舱和座舱之间的隔壁应具有良好的密封,隔振和隔音效果;设置外部空气吸入口和通风道;安装雨刮器等附件。
23.车身侧围设计的要点有哪些?
车身侧围设计符合整车造型要求。各柱,梁,门外板,车门玻璃,后翼子板和侧窗等部分都应以车身外表面造型的形状和尺寸为设计依据。
车身侧外框架的设计应考虑车门四周的密封性,以及密封条的安装和布置方式,应考虑车门铰链,限位器和门锁的装配方法和布置位置。
车身侧围结构的弯曲和扭转刚度不仅对整车的结构刚度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就侧围本身来讲,是保证车门正确装配和车门密封性的前提条件
现代轿车为改善视野,车身侧围各支柱在腰线以上部分的断面有逐渐变窄或变细的倾向,这就要求支柱在腰线以下部分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